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自我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何如今人们只想着外形上的大变身?

2017-02-19 Michael Lovelock 好奇心日报

《灰姑娘》就是体现“变身文化”的代表之作。这部电影宣传了改变外表的力量:能帮我们从单调沉闷的苦工中逃脱,能让我们邂逅浪漫,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迈克尔·洛夫洛克(Michael Lovelock)是卡迪夫城市大学(Cardiff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新闻传媒专业的讲师。最近,他刚刚在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拿到了 PhD 学位。

本文由 AEON 授权《好奇心日报》发布,你可以在 Twitter 上关注他们。

每到周二,数百万 Instagram 用户便会发布带有 #transformationtuesday 标签的照片。这些用户年龄段比较集中,主要是十几岁到三十岁出头的人群。在照片一侧出现的通常是他们的自拍:青春正盛的男生要么赤裸上身,要么穿着内衣。他们拿着手机对着镜子拍照,呈现出的是身材瘦弱,脸色苍白,丝毫展现不出青春活力的自己;芳华正茂的姑娘也只穿着内衣,身材臃肿且无精打采。

照片的另一半中,出镜的还是同一个人。不过这一次,他们的身体有了“强化”:男生将自己晒成褐色,胸肌发达,二头肌健硕。在滤镜的映衬下,腹肌更是夺人眼球;女生则苗条靓丽,用一个尽显曲线的造型炫耀着身体的灵活。通常而言,人们习惯在这两张对比鲜明的照片不露出脸。在照片的说明文字中,人们还会注明两张照片拍摄的间隔时间——有的相差数年,有的间隔数月,有的仅仅是前后几天之内发生的事情。

andremerzdorf


在主流媒体眼中,这样的照片潮流意味着年轻人正在向着自私的自恋狂方向转变。有些新闻报道还喜欢耸人听闻,专门关注沉迷自拍的年轻人,甚至将目光放在了某些因为自拍上瘾而徘徊在自杀边缘的人们。但是这些报道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也未能将复杂的文化实践与这种自拍潮流之间的细微差别体现出来。

Instagram 上的 #transformationtuesday 堪称一场“变形记”。人们展现的总是自己身体上的变化。但是在照片下方的说明文字里,人们却经常描述自己经历了一场无形的精神层面转变,对自己存在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所以,你会经常看到人们用“逼自己一把”、“没有借口”、“坚持不懈”这样字眼自我激励,从而克服分手、抑郁和自卑带来的负能量。对于这些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来说,身体上的改变绝不仅仅意味着一场徒劳无功的锻炼。相反,身材的变化背后暗藏着更广阔的价值和信念:自我约束和思想的力量。更深刻的是,这样的改变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渠道,能让你变成一直想要成为的那个更好的自己。

_jibsooni


在过去数十年的流行文化中,我们总能看到“变身”(the makeover)这种元素的身影。在电影、电视和网络中,人们将它描述成改变认知的晴雨表和仪表盘。通过“变身”,人们对如何在现代社会做一个独立个体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看法。而这些认知的转变也意味着人们对性别标准、年龄标准、工作标准和身份标准的变化做出了回应。

“变身”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口中所谓的“自身技术”(technology of the self)颇为相似。福柯表示,“自身技术”是一个剧本,或者一个故事。通过这个剧本或者故事,我们最终能够理解和认同自己的身份。但是为什么“变身”背后蕴藏着这般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它代表了谁的利益,其社会影响、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又分别是什么?

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灰姑娘》(Cinderella)就是体现“变身文化”的代表之作。1950 年公开发行时,这部电影宣传了改变外表的力量:改变外表能帮我们从单调沉闷的苦工中逃脱,能让我们邂逅浪漫,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如今,《灰姑娘》所代表的精神和理念依旧存在于生活之中。只不过它以更加数字化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散布在媒体舆论的每一个角落。在电视上体现变身元素的节目里,时尚造型设计师、发型师、化妆师和整形医生扮演了《灰姑娘》中仙女教母(Fairy Godmother)和她身后那群会说话的动物的角色。同样,灰姑娘的角色也融合了现代元素:一位“丧失自信”且需要抚养“三个孩子”的懒散中年妇女,或者一位虽然靠退休金生活但却需要改变造型以适应自己年轻心理年龄的老妇人。实际上,《灰姑娘》这部电影所传递的逻辑和理念也深入小伙子们的脑海之中。他们埋头健身房苦练举重便是明证。哑铃、蛋白饮料和人工日光浴场其实就是《灰姑娘》里的华美礼服和南瓜马车。

Cinderella


变身的故事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它慢慢影响着每一个人,让我们对“好人”的标准产生思考,进而针对这个问题衍生出一系列看上去颇具常识色彩的理念。在变身文化中,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不能直接和内心感受到美好划等号。更重要的是,健美的身材成为了证明一个人是好人的标准:锻炼出好身材是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潜力途径,也是一个人直面本真自我的手段。

比如,迪士尼在电影《灰姑娘》中就不断强调女主角的“魅力和美貌”。电影中说,虽然灰姑娘在她嫉妒心极强继母的操控下过着劳役一般的生活,但是“她一直都保持着文雅和善良。”她与小动物的亲密关系就是这种品质最好的证据:在被蓝色知更鸟的歌喉唤醒后,灰姑娘冲出门外,将一只老鼠从陷阱之中救了出来。实际上,迪士尼公主系列的所有作品都沿用了这个套路。这部电影传达了一种核心观点:灰姑娘本来就有资格参加舞会,也配得上华美的礼服和水晶高跟鞋。当然她更应该嫁给王子,享受仆人的照顾。这一切待遇都是上天给她的奖赏,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灰姑娘拥有纯洁、优雅、高尚和仁慈等优秀品质。在万千观众面前,灰姑娘的外表发生了华丽的转变。从衣着简朴到光彩夺目,她最终只不过是将早就在内心扎根发芽的美丽从外表上表现了出来而已。《灰姑娘》的故事让我们对自己的躯壳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外在的改变不仅能展现美丽,更能帮你做“真正的自己”。

最近,英国推出一档名为《裸出好身材》(How to Look Good Naked)的变身类真人秀节目。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简(Jane)在其中一集中担任了主角。简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曲线完美”,充满“自信”。但是生完小孩之后,她的乳房和身体其他部位开始走形。身为时尚造型设计师的主持人古克·温(Gok Wan)对简说:“你不仅仅是胸围降了两个罩杯,你更丧失掉了自我!”简喜欢穿米黄色的衣服,款式一般都比较过时寒酸。节目组认为,这样的穿着习惯是一个缩影,暗示了她“真正的自我”部分已经被埋没。在苦难而琐碎生活的折磨下,她原本那种活泼而具有生机的本性被渐渐磨平。但是古克一再表示,“那个美丽动人,风格保守的简将于今天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古克为她提供购物建议,安排她参加造型课程,尝试改变发型和发色…通过这些方式,古克希望重塑和振兴潜藏于简体内那种在时光荏苒中渐渐消逝的“真实”人格。

How to Look Good Naked


我们或许因为认为这样的真人秀是无聊的娱乐节目而将其忽视。但是,借助流行文化传播的故事却让我们对孕育这些故事的社会背景有了新的看法。如今的消费者生活在一个以社交碎片和道德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之中。在这样一个文化阶段,改变文化对消费者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给我们以充满安慰的期许,告诉我们即便现代生活混乱不堪,我们每个人体内依旧隐藏着一个“真实”的自我。只要我们购买正确的产品和服务,就可以将这个“真实”的自我挖掘出来。

“每个人体内都有个真实自我”的这一理念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所谓的真实自我,其实是由一系列每个人独有的先天人格品质、欲望、情绪和知识水平构成。那时人们以宗教来感知理解世界,而以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则试图摆脱这种思维。相反他们宣称生命的意义就是求真,每个人要按照本性去做真正的自己。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真实自我的概念渐渐确立地位,成为一种常识。此前,人们在很多集体结构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宗教、本地社区、家族纽带…随着这一体系的渐渐破裂,人们开始有了“做自己”或者“释放自我”这样的日常需求。已故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将这种局面称为“流动的现代性”,即群体身份的可靠标志是如何渐渐被流动性、不稳定性和个人主义所取代。在这种社会和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变身”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它鼓励我们关注内在,希望我们透过躯体看到身体内蕴藏着的生命意义、目的和成就。

不过这种变身文化的逻辑却自相矛盾。它很看重人们的外在,因为这是人们展现内在真实自我的平台。接下来,市面上便出现了很多帮我们完成自我实现的产品和服务。当然,商家向我们出售自信心的方式却并不廉价:瓶装洗发水、新的裙子、健身房会员…女性是这类充满诱惑性产品的主要目标群体。对于女性而言,社会要求她们通过美丽的外表来展示自己作为独立个体所具备的价值和意义。

女权运动者一直批评以外表转变为核心的媒体,因为它们创造了一种狭义的标准来定义女性的美。这些媒体看似巧妙但却又漏洞百出地设定了一套规则,定义了什么是“好女人”,什么是“坏女人”,并将这些标准强加到各个种族和各个阶层的女性身上。女权主义学术专家安吉拉·麦克罗比(Angela McRobbie)曾经将电视真人秀节目《时尚大忌》(What Not to Wear)形容为一种“象征暴力”(symbolic violence)。这种象征暴力旨在羞辱工人阶级的女性,迫使她们接受中产阶级的时尚风格和审美怪癖。

What Not to Wear


在很多情况下,变身文化是男权社会和中产阶级文化价值的产物。它起源于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时期,并随着英国中产阶级的壮大而发展起来。据历史学家玛丽·普维(Mary Poovey)介绍称,就在工业革命和中产阶级崛起的那个时期,“淑女”(ladylike)概念渐渐诞生,并逐渐成为衡量定义中产阶级女性的理想标杆。所谓的“淑女”应该纯洁、顺服,听从男性的指令。人们设立这样品质标准,为的就是控制女性性意识,然而将女性变成用于繁殖后代和财产权利交易的工具。同一时期,女性开始以消费为娱乐手段,大大刺激了购物业的发展壮大。1796 年,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在伦敦开业。从那时起,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打扮自己便成了展现自己具有“优秀”女性品质的重要方式。

社会学家贝弗利·斯克洛兹(Beverley Skeggs)说,做一个女人(woman)和做一个女性(feminine)之间存在某种区别,而这种差异正是通过外在形象来展示内在品质这种理念的逻辑落脚点。女人是一种生物学分类标准,而女性则是女人逐渐变成某种特定类型女人的“过程”。

斯克洛兹在 2001 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外表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为信号。”如何判断一个女性对这种“理想化女性标准”的服从接受程度?只需要看她使用时尚工具和美容产业产品服务的程度即可。可想而知,这意味着那些没有足够时间或者经济能力来消费美容产品的女性很难具有所谓的“女性气质”。所以直到今天,人们在诋毁工人阶级女性和有色人种女性时依旧会重点攻击她们缺乏“女性美”。

这种“女人”和“女性气质”之间的差异不断发酵,持续塑造出衡量女性美丽的标准。在这个标准里,人们基本上不关心女人与生俱来的内在美德。更麻烦的是,变身文化使一种神话成为不朽:那些被排斥和边缘化的女性只要是真的“优秀”——换言之,也就是愿意接受中产阶级认为得体的价值观——那么她们只要转变自己的外表就可以获得“魔力”,从而摆脱被社会排挤的命运。这个过程一般离不开富有而仁慈男性的干预和介入,比如 1964 年电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和 1990 年电影《风月俏佳人》(Pretty Woman)所讲述的故事。

Pretty Woman


对于男同性恋者和跨性别女性这样被社会排斥的群体而言, 变身文化也给他们带来了表面上的认可和声望。

我们要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确,外表的转变的确帮助这些人获得了主流文化的关注。不过要说的是,这种关注仅仅以局限的方式展开,视角也非常狭隘。身为同性恋的时尚大师一直以来都借着变身文化的大潮为同性恋摇旗呐喊。从真人秀节目《粉雄救兵》(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到古克·温这样的名人,大家都在努力。

凯特琳·詹纳(Caitlyn Jenner)曾经是一名参加过奥运会的运动员。如今,身为真人秀明星的她以跨性别女性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报道此事时,媒体重点强调了变身文化的内在逻辑,从而保证主流媒体的观众能够理解她的“变身”。在 2015 年七月出版的《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封面上,詹纳向全世界介绍了自己。封面照片中,她穿着白色紧身衣,精致而“自然”的妆容与处理过的发型相得益彰。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更加关注她最近刚刚接受过的隆胸手术和整容手术。在她臀部的位置有一行标题:“请叫我凯特琳。”这句话与詹纳的身材完美融合在一起,更加衬托出她那极具女性气质的沙漏型身材曲线。这张照片背后隐藏着大量暗喻:詹纳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真正的女性自我。通过身体上的转变,她将真是的自我挖掘出来,使之能够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在杂志内,摄影师安妮·莱柏维兹(Annie Leibovitz)拍摄了一张詹纳冲着帮自己保持女性气质的物品点头示意的照片。在这张照片里,我们能看到丢在一旁的裙子、头发护理产品、假发、化妆品和珠宝首饰。当然,詹纳也将这种审美风格带到了自己的真人秀节目《我是凯特》(I Am Cait)之中。在节目里,出镜人物经常要完成帮詹纳挑选衣服、完成发型造型和化妆等任务。

Caitlyn Jenner


詹纳从男变女的转变过程完全按照“变身文化”的设置好的“剧本”展开,她也一直按照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来打扮装饰自己。在真人秀节目《TRANSform Me》中,跨性别女性和顺性别女性充分展现了自己与流行文化之间的纠缠和羁绊。节目里,包括《女子监狱》(Orange Is the New Black)演员拉维恩·考克斯(Laverne Cox)在内的三个跨性别女性要负责指导一些任性且有些“男子气息”的顺性别女性使用化妆品、根据身材选择合适的着装以及穿高跟鞋走路。

当然,这些真人秀增加了跨性别者身份的曝光度,让世界对这群人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它们也传递了一种信息:主流文化确立了一种外在美的标准和规范,只有接受和认可这些规范,跨性别者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承认”。历史上,我们在变身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为种族和阶级原因排斥和歧视了很多人。现在这种对跨性别者“附条件的认可”进一步加深了歧视的程度,使得矛盾更加尖锐。正如很多批评人士和社会活动人士所指出的那样,詹纳非常富有,但大部分跨性别女性却没有她这样的经济条件。对于身为有色人种的跨性别女性而言,她们更是没条件以詹纳这种迅速且极其时尚的方式完成身体上的转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玛乔丽·嘉伯(Marjorie Garber)认为应该关注跨性别者,因为这能帮助我们理解性别分类的意义和价值。时至今日,我们通过像凯特琳·詹纳这样名人的生活才得以了解跨性别者的生活。跨性别者通过改变身体来发掘真实的自我,从而证明“做自己”非常重要。跨性别者的案例表明,无论你是顺性别者还是跨性别者,直男还是同性恋,女性还是男人,只要改变外在形象,你就能展现真实的自我,挖掘出深藏体内的潜能。简而言之,变身文化与当代文化生活内核中的不断寻求改变的本质密切相关。

“运动美色男”(Spornosexual)是英国记者马克·辛普森(Mark Simpson)发明的一个新词,它指的是一代希望自己的外形看起来既像超人一样魁梧,又像色情明星一样诱惑的年轻男性。辛普森表示,最近越来越多男性开始关注和沉迷于保持自己的外形美。在他看来,这是因为传统“男性”产业和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出现萎缩。在英国媒体(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的报道中,你可以发现一种陈词滥调式的现象:大部分关注外在形象而“爱面子”的年轻男性要么来自工业发展出现萎缩的北部城市(比如真人秀节目《Geordie Shore》),要么出身南威尔士此前依靠煤炭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地区(比如真人秀节目《The Valleys》和《Young, Welsh and Pretty Skint》),要么是生活在伦敦且每天依靠公共交通上下班,但却怀有雄心壮志的中产阶级下层小角色(比如真人秀节目《The Only Way Is Essex)》)。

这种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规范和标准:很多年轻男性已经不再致力于从事意义非凡、令人满足且可以获得报酬劳动事业,反而投身于关注外形美。在 Instagram 上,成千上万颜值颇高的年轻男性以模特/健身私教的身份自我宣传。他们在自己的外形上倾注了巨大投资,所以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外形优势转化成某种形式报酬颇丰的工作。从本质上而言,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变成了一种“货币性质的报酬”。在这些年轻男性眼里,点赞和评论就是衡量他们照片经济价值的标准。我们本应用漫长的一生来追求和展现自己内在的潜力,但在变身文化的影响下——现在的人们却试图用外形上的改变来实现这一目的。

 Instagram 上  #Spornosexual 标签下的照片


仔细审视这种变身的过程,你很容易就能看到虚伪的身影。变身文化告诉我们,改造自己的外形就能找到真实的自我,发掘内在潜力,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但在媒体报道中,我们却发现这种文化现象每天都发生在身边,且低俗陈腐而令人厌恶。实际上,这种特质也正体现了变身文化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不仅仅男性沉迷于外形美的社会风潮充满了虚伪——灰姑娘堪称变身文化体系下教科书式的女主角,但故事发展到最后也蒙上了虚伪的面纱。童话故事和电影中没告诉我们一个讽刺的现实:灰姑娘要想保持美貌,就必须在余生之中付出代价——运动以保持心脑血管健康、健身以控制体重、节食、化妆、做发型、刮体毛、蜜蜡除毛、修眉、买衣服、选搭配衣服的配饰…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可谓一言难尽。

在变身文化中,确定一个人外在容貌价值的不是你最终的外形情况。要知道,保持美丽实际上是一件终身事业。真正能衡量一个人外在容貌价值的是你愿意投身于一个永不停歇的过程——为了保持美丽而终身奋斗,逼迫自己向着自我实现的目标而倾注全力。换言之,变身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你美丽的这个结果,而是你愿意不断追求美丽的这个过程。

如今,西方世界的年轻人面对着一个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未来。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成人世界里存在很多衡量标准:经济上独立自由且有保障、买得起房子、一份安全稳定的工作、一个位于生活核心位置的家庭……对于他们父母一代的人来说,这些实在是理所当然的平常之物。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看上去实在高不可攀。这时候,我们唯一能掌控的似乎就只剩下自己的外形容貌。

时局艰难,关注外在的变身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安慰——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外形,无需在意其他。

变身文化向年轻人传递了新的观点:年轻人不需要去探索现实世界,不需要被世界所呈现出来复杂且难以操控的结构所困扰。一切自身烦恼和眼前政治问题的解决之道就藏在我们的外形之中。这种文化鼓励我们变成孤僻的消费者,只关注能帮我们实现成功、快乐和满足生活的商业世界以及产品服务即可。在外形至上的变身文化眼中,世界上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只有一种:你和“真实自己”之间的联系。

翻译 糖醋冰红茶

题图来自 AEON、Pexels

春节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去哪儿玩、怎么玩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了


一个经济学家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其中的问题 | 这个社会,对年轻人太好了吗?⑥

共享单车赚不到钱,收押金也被说成了商业模式,实际算一下呢?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